close
這次和兩位攝友(William、ㄚ義)跟團去東港拍燒王船,真是物超所值,拍得很盡興,因為除了王船之外,在嘉義溪口鄉,主辦人還安排了三處令人回味無窮的人文景點,首先推出【手工竹簍竹編】跟有緣人分享。 《分享10/16拍攝的影像》
◎30年前的溪口鄉美南村天赦庄,幾乎全村都在從事竹簍編製行業,當時的竹簍以外銷市場為最大宗,每年7至10月為生產旺季,極盛時期工廠常日夜趕工。竹簍以桂竹為素材,竹材剖成長條細片狀後,須以高溫烤軟打彎,由熟練的師傅編製竹片,最後把厚竹片套上編仔的半成品、綁上鐵絲後,竹簍即告完成,過程全以手工處理。 天赦庄竹編產業興盛時期,曾被封為竹編王國,後來竹編被塑膠和紙箱取代後,天赦的竹編產業漸走下坡,一家家竹編廠相繼歇業,如今只剩兩家竹編廠。
(以上說明轉載自嘉義縣政季刊)
#1 利用工具依竹子粗細,將竹子剖成4等份或是5等份,這種粗的部分拿來做框(見圖#17),至於竹編用到更細的部分,也是以機器或手工方式來決定寬度 ↘
#2 ↘
#3 阿嬤便拿著材料開始交錯編織起來 ↘
#4 阿嬷年紀已超過70,動作不是很俐落,但看得出功夫相當札實 ↘
#5 阿嬷說她早上五點就來工作 ↘
#6 這種按件計酬的工作,一件是微薄的6塊錢,阿嬷笑笑的說”來賺企逃的啦~~~”,這話聽起來,是幾許的悲涼還是老一輩人樂天的生活觀,一時之間我也模糊了… ↘
#7 這道光影相當的美,直到這位阿姨來了,整個氣氛就到味了 ↘
#8 忍不住拍了許多張 ↘
#9 ↘
#10 ↘
#11 ↘
#12 直幅也來2張 ↘
#13 ↘
#14 ↘
#15 ↘
#16 ↘
#17 要將竹子弄彎要以高溫燒烤一下(我錯失了火苗旺起的時刻,那畫面配起來會比較好看,列為下次補考的重點) ↘
#18 ↘
#19 折彎過後的竹子就能準備做框 ↘
#20 ↘
#21 ↘
※交通路線:南下中山高在大林交流道出口下交流道,朝162縣道/溪口路前進,於162縣道/溪口路口向右轉,繼續沿著162縣道前進,於157縣道/中正路口向左轉,繼續沿著157縣道前進,在14.5公里左右(往新港方向),左邊有一個天奉宮的拱門,彎進去就是天赦庄,車可以停奉安宮後步行過去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