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有一個夢,持續進行中…
這些年來,陸續拍攝許多人文相關的題材,腦海裡便浮現以縣市為單位來呈現台灣在地的人文之美,我最想做的一輯是關於故鄉南投埔里的,但在兼顧質與量的前提下,新竹篇是目前手上較有可看性的一輯,此乃因為工作所在能有最多的拍照機會,但這也足足花了我幾年的時間才累積出這一點點成果,選在歲末年終,即將跨越民國100年的新氣象、新心願的氣氛中PO這一篇,期許自己還能有動力整理出下一篇、再一篇、每一篇在台灣的人文之美~加油!
我有一個夢,持續進行中…
這些年來,陸續拍攝許多人文相關的題材,腦海裡便浮現以縣市為單位來呈現台灣在地的人文之美,我最想做的一輯是關於故鄉南投埔里的,但在兼顧質與量的前提下,新竹篇是目前手上較有可看性的一輯,此乃因為工作所在能有最多的拍照機會,但這也足足花了我幾年的時間才累積出這一點點成果,選在歲末年終,即將跨越民國100年的新氣象、新心願的氣氛中PO這一篇,期許自己還能有動力整理出下一篇、再一篇、每一篇在台灣的人文之美~加油!
早有耳聞北插天山霧淞之美,但泥濘路險難行,加上不確定的天候條件(天氣晴的話,還沒爬上山霧淞可能融化了;天氣不好的話,霧茫茫一片有拍攝上的困難),讓我一直猶豫不決,可是有一隻名叫”idevil”的小惡魔一直再向我洗腦招手,在萬般掙扎中,最後決定成行,很慶幸能一睹霧淞之美~
走了這一趟最大的心得就是:許多事想做就要行動,想夢就要去追,因為錯過了,機會不知何時會再來敲門。
輕鬆拍的行程可參考前一篇所述,如果要瘋一整天的話,這樣拍準沒錯,請跟著我的腳步來『楓』一下吧!
◎玉峰村:這裡有一片楓葉林也很美,一清早的陽光斜射過來,更有種通透的立體感,很讓人喜歡~~
「霞喀羅」,也許是這個名字太美,我總喜歡來這裡賞楓。霞喀羅古道是國家級景觀古蹟生態步道,從五峰石鹿到尖石養老全程22KM,自然生態上相當完整,是北台灣著名的賞楓地之一。連續來了幾年,今年所見並不是楓紅最盛的時候,但老天幸運的賞了一整個燦爛的陽光,讓色彩都活躍了起來,隨手亂拍感覺都很漂亮哩,所以就多貼一些跟有緣人分享,分兩篇來貼,霞喀羅先上菜囉~~
另外,個人建議悠閒賞楓兼拍照的輕鬆行程如下:
台8線108K這條路,和夏天來看曙鳳蝶的時候是同一條路,就像路邊平凡的一個轉彎處,不會引人太多的注目,沒想到一到了季節變遷時刻,變葉木換上一道道鮮豔的彩衣之後,就像女大18變完全不同了,特別是當此秘境之美被攝影人的鏡頭在網路上傳播開來,每到這個季節,追楓逐影的人潮便再也不曾停歇,我落後了許多年,今年終於也隨著人潮來到了「楓之谷」…
#1 ↘
自攝影以來,人文的題材一直是我最喜歡的,而原民文化的題材是我最少拍卻也是最想拍的一類,錯過了兩年前的賽夏族矮靈祭,今年我提早特別注意相關的訊息,最後也順利成行,只是拍攝難度比想像中的還高,我盡量將現場的氣氛表達出來,力有未逮處就等2年後再來囉~~
※矮靈祭(paSta'ay)的由來:相傳在很久以前,有一群居住在半山腰岩洞內的族人,身高雖僅有三尺,但臂力強,而且擅長巫術,賽夏人稱之「達隘」,和賽夏族人族隔大東河而居。矮人聰穎過人,常指導賽夏族農耕漁獵編織的技能。但酗酒後的矮人卻喜歡調戲婦女,賽夏族族人懼怕矮黑人施行巫術,敢怒不敢言,因此對於矮人一直是又愛又恨。
一年多以前,初次看到這個場景的時候,心想前景有舢舨船,中景有河流的線條,如果後景再搭個紅紅的落日雲彩,那就太完整不過了,終於等到季節限定的時刻(根據我的觀察,約在冬至前1.5個月or後1.5個月附近,太陽的方向剛好會落在這位置)來到這裡,我只期待有個紅紅的夕陽映照水面,結果來了個火燒雲的大禮物,這次,終於不是在陽台上眼睜睜看大景消失,實在是太興奮了,Ya!! (記錄2010/11/14意外的火燒雲)
#1 一開始氣勢看來挺不錯的! ↘
晨昏的光線是一天中最美的時候,攝影朋友最喜歡選擇晨昏時刻去追光逐影,我也樂於此道,但拍日出往往要犧牲睡眠一大早起床,我的肝不允許常有如此瘋狂的演出,所以絕大部分我只去拍日落,特別是夏天,日落時間晚,準時下班的話,還趕得上落日的餘暉,而且結束一天的工作勞頓,來到海邊吹吹風,看海看日落,情緒會變得很舒緩,如果再能將美景打包回家,感覺就更美好了。
不過,真實的人生並不像連續劇的劇本完美,似乎著了「莫非定律」的魔,每當趕到海邊等日落,偏偏就不會出景,反倒是幾次在回家的路上,出奇不意看到的好景,心中竄燒的熱火,加速了引擎,以飛快的速度趕回家裡,打開陽台窗戶,看著那片雲彩天光,心想此刻若是身在南寮、香山濕地、海山漁港、豎琴橋…,不知該有多好啊~
2008年的八月,我終於如願圓了拍攝曙鳳蝶的夢,至今仍清晰記得初遇時的感動畫面,因喜悅而雀躍跳動的心,牽引著微微顫抖的食指所按下的第一張曙鳳的收集,從此內心有股莫名騷動,像定了時的鬧鐘,每每在季節來臨時刻,不時敲打我心,於是,今年我又上山去採「西瓜」了。
縱使一天的來回行程很辛苦,但那「西瓜」的甜美滋味,總是令人回味無窮啊!
爬山,通常最後一天的行程很簡單,就是沿著來時路回去,這次為了多撿一座百岳,所以在回程排雲山莊的時候,順便去爬玉山西峰,因為時間安排不恰當,最後連奔帶跑,差點趕不上最後一班接駁車。
爬山,通常最後要說些感謝的話。感謝一路相扶相伴的夥伴們,有些雖然是第一次見面,但能組成一個team一起完成目標,那感覺很好;感謝氣象站人員的住宿照料與腳架借用,這次能在北峰頂拍日出日落,多虧你們了;感謝支援登山器材的阿忠哥與阿義;感謝天;感謝…
底下藍色的字體是原定第2天的行程計畫,簡單講就是看完日出之後,輕裝去攻玉山主峰與東峰,但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,我們一行6個人雖不能一起完成共同的計畫,但每個人都盡其努力,在能力範圍內完成了自己的夢想,事後在慶功宴的聚會裡,大夥都認為這次的旅程是個美好的回憶。
那天的情形是這樣子的,也許是第1天重裝的行程太辛苦,除了我堅持對攝影的熱愛,早早起床看日出之外(很幸運的拍到大景,將另闢一篇再敘),其餘夥伴都選擇多睡一會兒,當我喜孜孜帶著收穫的日出美景回到氣象站,清祥凝重的告訴我說要開全體隊友的緊急會議,原來Chin與Allen的高山症狀未見緩和,必須選擇撤退下降高度,於是做出兵分兩路的決定,由清祥帶領Chin與Allen下山,我則和小楊、David繼續原來的行程,不過在隊伍分開之前,我們6人都沒有放棄,一起攻上了台灣屋脊的最高點:令人豪情萬丈的玉山主峰之巔~3952M。
為了一睹東北亞第一高峰的山容,期間歷經了一番波折,從3月開始抽籤排雲山莊的住宿,一直抽到6月都沒中籤,才明白這條大眾化的輕裝攻頂路線如此的熱門,我們的主辦人略施小計想了辦法,終於幫大家喬到了7月底的時間,沒想到出發的那週,台灣全島籠罩著強大雲雨系,連日的豪大雨阻絕了通往塔塔加的新中橫與阿里山公路,望著大雨直直落,期待許久的玉山行,卻成了一座無緣的山。
這座無緣的山,原本以為要等到明年排雲山莊擴建完成之後才能去爬(床位double,就不信抽不到!),小楊的一通電話,讓事情整個峰迴路轉,他說David有個學長在北峰氣象站工作,可以安排住宿,但其他的都得自行準備,也就是說得改走"硬抖"的重裝行程,有了上次重裝上奇萊的經驗,催化了心底的那股傻勁,於是開始分工張羅一切,把爬了40幾座百岳的清祥拉來當我們的嚮導,再加上Chin與Allen,這次玉山群峰的重裝行夥伴共計6人。
我沒什麼中獎命,頂多中個尾牙的哈哈獎,連拍晨昏風景也都常常槓龜,但永安漁港,好像是我的幸運地,第一次拍到火燒雲就是在這裡,一年後再度前往拍攝,也賞我個不錯的小景,真是愛死這裡了,哈~~~
先回顧去年那場小小火燒雲~
大自然中物種的分佈常有其地域性,看多了平地的蝴蝶,山上的蝶種,對我而言存著特別的吸引力,每每上山尋蝶的過程,充滿了未知數,就像大航海時代的冒險家們,探索在茫茫大海中,儘管失望落空的時候多,但如果能夠找到目標蝶,拍下首拍的蝶種,這偶而遇見的驚奇,往往勝過所有,這正是山林間尋蝶的最大樂趣之一。
相較之下,校園裡的生態就普通多了,面對這些常見的老面孔,不像在山上每個擦身而過的蝶影都可能是寶的最高拍攝準則:「先求有,再求好」,在這裡的拍法則是:「力求完美」,我會盡量要求自己仔細的觀察場景與光線角度變化,在適當時後才按下快門,簡單的說就是練功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