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i455.photobucket.com/albums/qq273/Xuan_Beauty/2008/Calendar_1/2009-Cover3.jpg)
續前...
第2組月曆主題(24張)選的是我最去年拍的最勤的生態題材,倘佯山林間與這些美麗精靈的邂逅,是工作之餘,最能夠令人放鬆心情的一刻,我享受它,拍的多所以也選的多,Part-I放的全是我最喜歡拍的蝴蝶,跟各位分享~~~
續前...
第2組月曆主題(24張)選的是我最去年拍的最勤的生態題材,倘佯山林間與這些美麗精靈的邂逅,是工作之餘,最能夠令人放鬆心情的一刻,我享受它,拍的多所以也選的多,Part-I放的全是我最喜歡拍的蝴蝶,跟各位分享~~~
有關地方鄉土的人、事、物,一直是我喜歡的攝影題材之一,舉凡大甲媽遶境進香,新埔柿餅婆,竹南端午祭江,金門聚落建築,甚或吳哥石刻建築…等等,都曾有我留下的影像記錄,然而對於我最深愛的故鄉埔里,在這塊土地上我卻不曾用心真正看待。
九年前的921地震,是個深刻的題材,那些情景在腦海中成了無法抹滅的記憶,卻遺憾無法轉換成影像呈現;十二年一度的子年清醮祈福法會,是埔里難得的大盛會,今年正逢戊子年,自然不想再錯過這千載難逢的機會,原本打算11/29、12/6連續兩個假日回埔里拍攝,卻因家裡臨時有事,提前一個禮拜回去,反而在這樣的機緣下,得以在北門記錄一群以傳統竹篙搭醮的大叔大伯們;另外在巡禮四方角醮的途中,在打鐵街上與家傳三代堅持守著的李大哥,有了初次的照面。
未曾如此認真過,將一拍完的照片馬上整理出來,為著家鄉12年一度的盛事,不得不拼一些,熱騰騰準備上菜囉!!這篇搶先報,先帶各位去看看總壇與東、西、南、北四大柱目前的佈置盛況~~
關於埔里舉醮的歷史始於民國前12年庚子年,每逢子年舉大醮,3年後逢卯年再舉一次報醮(俗稱三獻),這種祈安消災的宗教盛會,至今已有109年的歷史。
最近陸續看到一些網路上的朋友,開始製作2009年的月曆,奇怪不是才11月中而已,怎麼讓人驚覺一年似乎又要匆匆而過了!?
Anyway,我也興起製作月曆的念頭,首先要挑片,藉此重新檢視這一年來拍過的相片,當指間滑鼠帶過一張張的相片,眼中所見的影像,腦中勾起的回憶,一段段悲喜苦樂、酸甜苦辣的故事,此刻都一一鮮明活躍了,那些流轉而過的歲月,彷彿才在前一秒剛發生,隔了許久許久之後,我才又回到挑照片這件事來,最後,我挑了4組(48張)相片,打算分成三個主題(人文、生態、風景),來代表整個一年來的拍攝成果。
昨天在一陣突然來的傾盆大雨中,狼狽的走完「天梯」之旅的最後一段,濕答答的一身尚未乾透,遊覽車已將我們從南投竹山載往嘉義豐山,夜宿三合院主人所題『山中歲月無甲子、獨一無二此一家』的『豐八民宿』。
一覺醒來,雨勢仍沒有停歇的跡象,今天預定的行程雖然沒變,不過原先計畫中的、、、、、等等景點,只去了其中第一個點,然而預期中的美麗飛瀑,卻在今年夏天幾個颱風的摧殘下蕩然無存,看著這片柔腸寸斷滿目瘡痍的山林,無力的不知該如何言語,在雨中沉默的踩踏步伐,連拿起像機的動力都沒了~~~
繼上次『茶山部落』之旅後,再度報名參加竹科登山社的活動,原因之一是有司機開車,上車睡覺下車玩耍,何樂不為?原因之二,說來就有些糗了,塵封多年的「太極峽谷」與「梯子吊橋」,在名聲未大噪的多年之前,曾跟幾位朋友開車前來探路,結果車子在山路裡繞來繞去,問了一些路人都說就在附近了,不過就是找不到真正的登山口,最後跑到與雲林草嶺交界處的「萬年峽谷」,才安慰自己,好歹也找到了一個峽谷!
多年之後,總算有機會一償宿願,今天跟著團安排的行程第一站是「下車尿尿」(稍後說明),然後沿著蜿蜒山路到達志成休息站的登山口,走過「梯子吊橋」、「玉福吊橋」,一睹「太極峽谷」的鬼斧神工,一趟來回3~4小時的路程,若沒有雨神的叨擾,或許可以走得更輕鬆,或許記憶卡裡的回憶也會更豐富些…
Matthew Lien是國際知名環保音樂家,許多人都應該認識、聽過他的音樂,我就不再多說明。
值得一提的是最近一部優質國片《1895》,電影主題曲-「義民」,詞曲、演唱都來自馬修連恩,可見他對台灣這塊土地的熱愛。
在主辦單位官網與網路上查詢,找不到他們的相關資訊,所以只能給個簡單的介紹,就是一群美麗的婆婆媽媽,跳著一一支動人的精彩舞蹈表演,有傳統民俗舞蹈、溫婉的孔雀舞、更有熱情有勁的中東肚皮舞。
【註】 :這是欠了很久的作業,「2008新竹縣國際花鼓藝術節」在11/1的表演活動之一,請加減看看吧!!
「2008新竹縣國際花鼓藝術節」整個活動閉幕的前一天(11/1),依舊有許多精采的表演,一個晚上就觀賞了三個團體的表演,依序為「日本藤原車鼓樂」、「台北巒之舞集」以及壓軸的「馬修連恩」。
這篇先來介紹車鼓樂,它是日本各式慶典中最重要的代表樂器,「日本藤原車鼓樂」為鼓陣演出的知名團體,承襲日本傳統武士道精神,以粗獷豪邁的表達方式,強而有力的打擊節奏,配合團長細膩優美的木笛吹奏,展現天地之間力與美的無懈結合。
將近2個月前,文建會與新竹縣政府文化局在竹北六家客家園區,舉辦第五屆的「2008新竹縣國際花鼓藝術節」,為期9天的活動我去了7天,總共紀錄拍下了13個表演團隊,至今也跟大家分享介紹了其中9個團隊。基本上這個Blog園地,算是個人默默的用影像記錄屬於自己的部分生活點滴,人氣不旺,文章被閱數自然不高,不過在這段期間卻也發生一些新鮮有趣的事,提兩件事來說說吧。
首先,是遇到「慶美園戲劇團」男主角活生生的蹦到面前來留言:「拍的很不錯哦!算你狠,把我拍的這麼帥氣,呵呵呵!!」,當時驚喜興奮了幾天,我還幻想著哪天他(Rogerlee)名揚天下時,我一定要拿著放大加洗的相片請他簽個名呢,請大家連結這裡~請按我!,多多支持他,讓我美夢也成真,哈!哈!
有人問我:「哇...你到底去連續看了幾天表演?」,在此跟各位報告一下,為期9天的「2008新竹縣國際花鼓藝術節」活動我去了7天,總共紀錄拍下了13個表演團隊,這是第9個,快整理完了,請再忍耐一下~~~ ^__^
神樂,是日本傳統祭祀活動中相當重要的演出部份,此行來的「備中神樂倉敷社」屬日本岡山縣,今天演出戲碼為「大蛇之舞」,是流傳日本民間的一則神話故事,参與演出的團員都是60幾歲的老先生,慢條斯理的演出,和其他團體的演出比較,反而別樹一格。
這個樂團和之前介紹的「美洲印地安樂團」同樣來自拉丁美洲,兩者在曲風的辨識度,我是覺得大同小異,不過今晚的演出由於有這次活動音樂總監-OBOE王子蔡興國的加持,感覺變得很不同,熱情的音樂聲中,透露出更親切的溫暖。
今天還學到幾句拉丁語,如果看完他們的表演,覺得還不錯,就請給他「摸一遍」吧!那他們也會回應給你「沙魯」一下喔~~~
田屋北管八音團為新竹地區老字號的客家八音團,成立於民國10年,目前由第三代繼承人田文光先生所領導,對於推廣客家八音傳承活動不遺餘力,連續多年榮獲新竹縣傑出演藝團隊。
鑼、鼓、笛、二胡、嗩吶是主要的表演樂器,和民間民俗廟會慶典時所聽到的聲音節奏相去不遠,今晚聽見一種親切熱鬧的聲音組合。
同一晚「新永光歌劇團」在民俗公園的表演,和之前「慶美園戲劇團」的演出同質性很高,所以今晚我很忙碌,當空中飛人來回兩個表演場地之間,為兩個表演團體同時紀錄。
今天晚上要介紹的另一團體是在新瓦屋公園主舞台表演的「印尼甘美郎竹鼓樂團」,所謂「印尼甘美郎」是指印尼爪哇、巴里島傳統鼓鑼合奏團的總稱,鼓手是整個甘美郎樂團的靈魂人物,表演的起承轉合,樂章的節奏快慢,全由鼓手主導,他們以雙手拍打鼓面,就能產生和諧的美聲,曲風上感覺相當自然清新,如果說印地安樂團是在曠野上的豪情,那甘美郎就是田園裡的小調。
「新永光歌劇團」成立於民國51年,是新竹縣最早立案的職業演藝團體,鼎盛期每年巡迴演出百餘場次,不過隨著大環境的改變,劇團也漸漸的沒落,在冷冷清清的觀眾席,摻和著稀稀落落的掌聲,確實有種無奈的傷感。
然而對於這樣的劇團,我總以最熱誠的支持,希望他們能繼續為特有的文化傳承下去~~~
「華洲園皮影戲團」是創辦人林阿三(林振森)先生於1993年創立的,憑藉著家族的向心力,以及對皮影戲的熱愛,胼手抵足,克服萬難而成立,一家五口成為劇團最主要成員,基本上可算是一個家族戲班。
這是我第一次看皮影戲的演出,感覺很新鮮,經由團長的解釋,讓我對皮影戲有個初步的認識。它起源於漢代,聽說是一位皇帝,由於太思念他早逝的嬪妃,聰明的臣子想出一個辦法,請皇帝在遠遠的地方觀看,藉由戲偶的投影,擬人化的身段表情,彷彿真人再現,一解皇帝的相思之情,而後慢慢在民間各地流傳開來;明鄭時期隨著國姓爺的部隊傳進了台灣,戲偶大多採牛皮製作,可保存20~30年不腐壞,操偶的人於布簾後,操作竹條使戲偶產生唯妙唯肖的肢體動作,藉由投影呈現在觀眾面前。
「慶美園戲劇團」是在地客家劇團,客家劇團的採茶戲在這次的花鼓藝術節也有兩三個團體的演出,其中名氣最大的「榮興戲劇團」並沒有來,不過「慶美園」的演出也很精彩,雖然聽不懂客家語,光看武打身段的表演就很過癮了。
今天不論劇情,就當武俠動作片來欣賞~~~
這支樂團今年3月底時曾來過新竹,他們那種充滿原始野性彷若天籟的演出,至今仍令我印象深刻,當時現場還買了他們2片CD,真的好聽,所以這次再來,當然決不錯過!!
這次主要聽歌看表演,照片拍的並不多,依舊是個很棒的現場表演,很enjoy其中,推薦大家有機會也去看看。
HATA是韓國傳統四物表演團,所謂四物當然不是指中藥的當歸、川芎...,而是指圓鼓、長鼓、小鑼與銅鑼,這種舞蹈是在表演者頭上的帽子接一條彩帶,藉由脖子的甩動,來帶動彩帶的旋轉,隨著韻律節奏,配合身段與節奏,彩帶飄逸飛舞相當具有美感,呈現出韓國傳統的甩頭舞蹈之美。
這個具有特色的甩頭舞蹈表演真得很精彩,很可惜我沒把它拍好,請各位加減看~~~
國際花鼓藝術節每二年舉辦一次(以後將會每年舉辦),今年「2008新竹縣國際花鼓藝術節」已經邁入第五屆,本屆活動回到花鼓節發源地竹北六家地區擴大辦理,難怪我在新竹混了也好一段時間,卻是第一次得知有這樣的活動,主辦單位這次特別邀請了許多國內外表演團隊前來交流展演,活動從10/25~11/2為期九天,每天晚上都有表演活動,愛看表演愛拍照的我,自然不能錯過這次的機會,表演活動在「新瓦屋保存區」與「民俗公園」兩地同時演出,離我住的地方不到5公里的車程,所以只要一有空,下班後我就前去報到看表演,比在地記者都還要勤奮呢!!
所以這次我就充當記者,給各位有緣人來個最到位的在地現場實況報導~~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