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大約2~3年前,往新埔拍攝柿餅婆的途中,看見路邊冒著煙的炭窯,心中難掩好奇便興起拍攝的念頭,然而苦無資訊與門道,這個專題計畫,一直遲遲無法付諸行動。直到去年國慶日那天,同樣在前往拍攝柿餅婆的路上,遇見正在疊材入窯的吳阿伯(姓吳?我有點忘了)兄弟倆,閒聊之中,大致了解木炭燒製的過程是從疊柴入窯/封窯/供火/蔭窯(或稱蔭火)到出窯,全程將經歷約30~45天的燒製過程,心裡也浮現了許多的畫面與想法,我想嘗試拍一整個系列完整的紀錄,所以走訪了幾個地方,在不同的時間與地點,各拍了幾組照片,拼拼湊湊現在雛型已大致完成,整理出來跟大家分享。

拍照以來,第一次這樣長時間觀察與紀錄在地的鄉土人文,未臻完整之處,希望日後還有機會補齊。

#1 拍攝的念頭就是在這座新埔旱坑里的炭窯萌芽,當時阿伯已將薪材堆放入窯,前方被燒得如黑炭般黑的磚頭是拿來封窯用的。 ↘


#2 聽說疊材入窯不但有一定的程序步驟,而且要疊實疊滿,燒製時薪材的導熱才會均勻,窯內的成炭就會黑金得很漂亮,品質比較平均也可降低下角的耗損,炭窯疊滿後立即以磚頭攪和泥土封窯 ↘


#3 這座位於寶山鄉的炭窯,造型優美也離住的地方比較近,方便於我多次來回的觀察紀錄,本篇的主場景就擺在這裡。 ↘


#4 這座也是位於寶山鄉內的炭窯,規模小了些造型也不若前者來的好看,知道的人不太多。左方入鏡的小女孩是主人家的孫女兒,右方則堆積許多相思木,一般炭窯大多以相思樹或龍眼樹來做為生產的原料,空氣中不時飄散著濃濃的木材香味。 ↘


#5 主人家在水泥柱上以黑炭記錄著封窯的日期,至今已進入第17天,炭燒期間大約為二到三星期甚至一個月也不一定,這要看天氣的乾濕程度而定 ↘


#6 炭窯的高度約有2~3個人高,窯上搭著跟蓑衣同樣材質的雨棚以避免雨淋,木炭是利用高溫將木材的水分逼出,使木材脫水碳化,所以不斷的冒出蒸氣,窯頂為穹隆狀,上方設計有幾個小洞,作為燒炭時排氣所用的 ↘


#7 木炭不是直接燒的而是用悶燒出來的,由燃燒的熱和煙將木材的水分逼出,使木材脫水炭化,過程中火不能停,火候的控制也需要功夫,有的由夫妻兩人輪流做,晚上由夫顧窯,白天則由妻接續顧窯,故有「尪顧七冥火,某顧七日火,尪某七冥七日嘸作伙,尪某按呢全身攏是火」的俚語,將燒炭窯的辛苦,形容得頗為貼切。 ↘


#8 於窯門的右側稍高處建造一個坑道用來生火,稱為「火口」,火口盡頭須做一道阻隔牆─「燕子窩」,使火焰往上將熱度送入窯內,供火期間,窯內要維持一定的熱度,所以燒炭時要駐窯持續供火,火侯的控制亦相當重要,觀察窯門出水口及窯頂出氣口冒煙的變化,以經驗來判斷窯內樹材炭化的程度,當窯內冒出的煙從黑色漸漸轉為灰、白、清藍到無煙(冒熱氣)時立即退火(停止供火)並封供火嘴,讓窯內的炭材自行燜燒炭化,在燜燒的同時窯內自然降溫冷卻,約15天後即可開窯取炭。 ↘


#9 窯體內部往往溫度還很高,再加上為密閉空間,因此裡面環境是又熱又悶,為了承受高溫、揚塵的惡劣工作環境,我先後問過兩家炭窯的主人,他們都是利用半夜凌晨的時候開窯取炭。為了忠實記錄,我也短暫(高溫、塵灰的狹小空間,真的難以久留)衝進窯內,拍下這張。 ↘


製炭人家將木炭一簍一簍往外搬,在搬炭的過程中很容易揚塵,很快的就會像這幾位大哥一樣變成黑面的包青天。

#10 ↘


#11 ↘


#12 ↘


#13 ↘


#14 ↘


將木炭集中在外面空地,再經過篩選入袋最後封袋出貨,如果炭的中心是黑金很亮的,表示炭化完全是很成功的,價格也賣得很好,但如有看起來暗灰色的表示樹木燒的不好的炭化不完全的,容易產生黑煙,那是不好的炭價格也比較不好。

#15 ↘


#16 ↘


#17 ↘


#18 ↘


由於前幾天還下著雨,主人家特地搭了棚子防止雨水侵入,直到將棚子撤走,終於能拍下整座炭窯的全貌,可惜不知不覺天色已漸亮,工作也大致完成了80%,更多全景的工作畫面必須留待下次再來補齊。

#19 ↘


#20 ↘


#21 親切頗具喜感的老闆 ↘


#22 晚到的攝影人要求老闆配合拍照,但,畫面裡有許多的不自然,你看出來了嗎? (我的人文攝影觀是真實呈現,勉強安排過的、合成的都不是我喜歡的菜) ↘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pulisfchen 的頭像
    pulisfchen

    『ㄆㄨˇ』仔的影像世界

    pulisf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8) 人氣()